CBO記者郭芬張釗
當下,正值2022年“金三銀四”的求職季,卻出現了魔幻的一幕?!盎瘖y品行業今年太難了,已經倒了一批工廠和品牌,經常聽到裁員和原地解散的消息?!庇袉T工在社交平臺反應,因為疫情和生產線調整,自己突然之間就被解雇了。無疑,新冠疫情引發的“后遺癥”,還在持續影響美妝行業。
難! “裁員潮”與“招人難”同時上演 “如今,被解雇是很正常的事情,去年已經悄悄倒下一批品牌了?!蹦澄粯I內人士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基于疫情和行業的嚴監管要求,化妝品行業目前處于大動蕩時期,抗風險能力低的企業可能因為資金不足或客戶減少,就直接‘悄悄’不干了,員工被裁也是正常的事情。” 該人士指出,行業內裁員或解散的企業可能在10%左右。 “一般對大企業來說是裁員,而大多數中小企業受到嚴重沖擊可能就直接解散了。國內部分化妝品企業,內卷嚴重加上薄利多銷的思維,導致凈利比較低,抗風險能力不夠,受突發情況的影響比較大。”上述人士表示。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認同。“疫情影響線上線下經濟,需求減少直接反映到生產端的工廠和品牌,砍掉不經濟的生產線或者解散團隊,在有些時候也是明智之舉?!?/span> 值得關注的是,有的化妝品企業不僅需要裁員節流,在新條例加速落地之下,也在經歷最難招人季。尤其是在化妝品新規施行之后,一些高端人才的缺失,凸顯了化妝品制造業的用工荒。比如像質量安全負責人、功效檢測員、化妝品法規專員等崗位已經是業內妥妥的C位需求。 “確實難招人,尤其是質量安全負責人,新規里最早要求是必須從業五年,且是相關專業出身,這一下就排除了大部分的應聘者,好在后續政策松綁了,不再要求相關專業出身,不然這一職位更是搶手,甚至是無法招到人?!睆V州奧蓓斯負責人認為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 渠道商“縮減”嚴重,有公司裁員75% 不同于上游的生產企業和品牌商或從今年才進入陣痛期,市場低迷帶來的種種影響,自2019年底疫情發生以來,對線下代理商、門店來說,已經成為需要時刻面對的常態。 “2022年的疫情對我們有影響,但不算大,化妝品店早在2020年疫情之后就開始了洗牌,目前轉型的該完成也都完成了,沒完成的現在轉也來不及。”有化妝品店老板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由于受疫情的影響,已經三年沒有增店了,相反在不斷地優化客流下滑較大的店鋪,而在疫情之前,該連鎖店鋪曾保持著每年5家的速度增長。 記者在走訪市場時也注意到,西部某省頭部連鎖店鋪,近年來陸續撤掉了街邊店,新增的店鋪只開在商場。一是借托商場的自然流量,其次則是升級版的店鋪,更適合商場的潮流風向。 優化店鋪其實更像是一種無奈的選擇,CS渠道店鋪由于受到線上的沖擊,衍生出了多種打造增長的方式。比如,開發自有品牌,以高利潤維持業績;增加后院,以服務來提高與顧客的黏性;奔向商業中心等等,借用商場的自然客流等等,無一不是在往“優化”的方面走。 相較于前幾年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就能很快復制一家連鎖店的線下渠道來說,開店的成本越發增高。上述渠道商算了一筆賬,如果是投資100萬元的街邊店,以前三年之內是能夠回本的,現在不但無法保證回本,店鋪能不能扛過三年都不好說,以前是怕沒人不敢開,現在是怕開了會虧更多,索性不如不增店。 在代理商方面,受疫情影響以及消費者習慣改變,不少線下代理商開始縮減團隊。有遼寧某品牌代理商指出,之前鼎盛時期,團隊人員曾達到80多人,目前已經縮減到20多人,縮減了75%。 “為了節省開支,團隊現在只剩下三個人,業務員都裁掉了,現在我親自聯系業務?!蹦成虾5貐^的代理商表示,之前自己團隊有十幾個人,但是現在業務量減少,不得已裁員。 美業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3月以來,互聯網巨頭公司迎來裁員潮,滴滴、阿里、百度、騰訊、貝殼、字節跳動、京東、有贊、小米、B 站、快手、58 同城、攜程等多個互聯網被爆出裁員。 其中,騰訊被指裁員15%,阿里更是被指裁員30%;快手電商業務的裁員比例約為10%-15% ,京東旗下京喜拼拼將優化人員10-15%。此外,從事零售科技服務的企業有贊,裁員人數或在900人左右,比例20%以下。 “事實上,互聯網的裁員潮,正體現了疫情下市場的整體低迷。在這種大環境下,從工廠、品牌、平臺、代理商、門店等等美妝產業的每一個環,都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币晃粯I內人士指出。 首先,企業自身充分評估現有業務后,要保有一定的現金流,以防止極端突發情況的發生?!安簧俟局詻]能挺過去,就是資金鏈斷掉,無論如何,企業要守住底線。”上述人士表示。 “其次,在當前的特殊時期,應以保住基本盤為主,特別是品牌,不要大舉將資金砸在營銷上,應該將更多資源傾斜在產品研發上,想辦法構建自己的科技壁壘。” “雖然現在不是陽光明媚的時期,但企業也不應該忘了‘修屋頂’。”最后,他指出,如果外部環境讓企業覺得無從下手,那么,解決好企業內部遺留的種種歷史問題,提升內部效率,構建適合企業自身、可以長期發展的體系架構也是穩固的關鍵。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雖然疫情期間化妝品需求有所減弱,但長期來看,我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仍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將恢復正常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市場變幻無常,但商業的本質不會改變,只要有好產品,熬過這個冬天,美業的春天不會遠!
Copyright C 200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678美業人才網版權所有 粵ICP備2022130678號
地址:廣州市黃埔區黃埔東路葵龍尾街5號308房 EMAIL:2996570366@qq.com
人力資源證: (粵)人服證字【2023】第0112004423號
Powered by 鑫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