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毒分類有三,艾菩蓉全息艾灸灸法可排三瘀

《傷寒論》中將身體的瘀毒分類有三:瘀血、水濕和食瘀。中醫有這樣的說法:萬病皆生于瘀;人衰老的過程就是經絡不斷瘀堵的過程。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全身瘀堵大概能達到50%以上,這時候人體開始走向快速衰老。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艾菩蓉全息艾灸灸法如何排三瘀。

 

艾菩蓉

 

一、如何自查是否有瘀毒?

1、食瘀

頭發和面部易出油;經常有心煩的狀況;大便黏膩,胃腹部脹滿;臉上看上去粗糙不干凈,或長橫肉;午后乏力,不休息一會兒下午就很難受;易磨牙、打鼾、說夢話、鼻息粗重,屁多。

 

2、水濕

五官、四肢浮腫;不想動、不想說話;舌白淡胖嫩、舌邊有齒痕;眼袋重、小便不利、黃疸、心下滿悶;很渴卻不想喝水,或想喝水,喝了卻不解渴,還胃腹脹。

 

3、血瘀

面色晦暗,呈黃褐色;形體羸瘦,咋吃也不胖;容易忘事、情緒煩躁抑郁波動大;常感到餓,剛吃過一頓,結果又餓了;皮膚容易瘙癢、腹部痞硬隱痛、大便顏色經常偏暗偏黑。

 

艾菩蓉全息艾灸

 

二、全息艾灸排三瘀

1、灸除食瘀

祛食瘀切不可亂用瀉藥和排宿便產品,這樣會傷害脾胃和津血,過后會更容易便秘。能用瀉藥的只有熱性便秘,這要在準確辨證的前提下。其實排濁物,老祖宗的方法就很有效。而且辯證調理,才是真正的科學療法。面紅心煩或口干口臭的屬于熱秘;排便困難,脅腹痞悶的屬氣秘;陰虛:形體消瘦,大便干結如羊糞,頭暈目眩;血虛:大便干燥,面色無華,心悸眩暈。便秘主要灸天樞、上巨虛、大腸俞、脾俞;如果是熱秘配曲池,氣秘配氣海,血虛配血海,陰虛配三陰交。

 

2、灸除水濕

濕氣重的人普遍脾臟功能不好,食療稍有不對,還會加重脾胃負擔。艾葉有自動找水的功效,全息艾灸的開郁、補陽氣作用,可以快速運化濕氣,蒸騰濕氣,就像太陽蒸發濕氣,道理是一個樣的。經常全息艾灸幾個健脾祛濕穴位,如脾俞、中脘、足三里、豐隆、陰陵泉,不出2月,就會有明顯的改善,并能提升身體元氣。

 

3、灸除瘀血

全息艾灸能溫通經絡、活血化瘀,而且人體上自帶幾個活血化瘀的穴位,就類似于當歸、益母草、田七。它們之間相互銜接,與內臟存在密切關系。

 

活血化瘀全息艾灸要穴:膈俞、血海、曲池、三陰交、復溜等。全息艾灸這幾個穴位,利用全息艾灸的溫熱作用,可以促進周身血液循環,活血化瘀。

 

今天“瘀毒分類有三,艾菩蓉全息艾灸灸法可排三瘀”話題資訊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艾灸養生資訊就請關注艾菩蓉,一個專注為中醫養生行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業、發展綜合服務、解決客戶提出要求的艾灸產品品牌。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