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菩蓉全息艾灸引火歸源,比喝涼茶強!

但也有些人則不同,一灸便上火。其實,很多時候,艾灸看似簡單也蘊含著大道理,比如艾灸至陰穴轉胎效果好,但也有些情況比如臍帶繞頸則禁灸。因此,沒有醫學知識的人,平時進行艾菩蓉全息艾灸強身健體還行,如若治病還要在艾灸師的指導下。

 

艾菩蓉

 

1、中醫如何理解引火歸源?

補火為什么能引火歸源?很多人對此表示十分不理解。火是炎上、外散的,一般來說,人體上部、外部的陽氣更多,對下部、內部的陽氣本就容易形成一個引力優勢。如果陽虛在下或內,這種引力優勢就更明顯了,于是虛陽易受上部、外部陽氣的吸引,而上浮或外越,形成內真寒外假熱或下真寒上假熱的陽虛陽浮證。

 

因此,補腎火就類似增加下部、內部的陽氣質量,以增強其與上部、外部陽氣抗衡的力量。甚至腎陽充沛的情況下還可形成自身的引力優勢,使上部、外部的陽下沉、內蘊,為己所用,而成上陰下陽的泰卦,這就是引火歸源。

 

2、全息艾灸哪里引火歸源?

全息艾灸涌泉能引火歸源,很多人也難以理解,明明是增加了人體的總熱量,何以反能治療一些有上熱或興奮癥狀,如高血壓、失眠、焦躁等病癥?《靈樞·本輸》有:“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為人身諸穴的最下方,少陰又為人身六經之最里。

 

張隱菴注:“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陰所出,名曰涌泉。”足少陰為腎經,主水,五行中水居最下,此猶天一之水由至下涌出。

 

艾菩蓉全息艾灸

 

3、涌泉穴在哪里?

就在我們腳底前1/3的凹陷處。如果涌泉穴溫暖,人體至陰部位得陽而充,陽氣充足則引力增大,上部的陽被引就下而歸源。火一歸源,猶如地下的水泉被蒸動,則腎經之氣如源泉之水,涌出而灌注周身,氣行則水行,真正地做到了水津四布。

 

所以全息艾灸涌泉常能讓人產生滿口甘津,這是人體水泉上涌的征兆,也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推搓涌泉穴由摩擦而產生熱感也有這樣的效,所以“搓腳心”也成為流傳已久的自我養生保健法。

 

今天“艾菩蓉全息艾灸引火歸源,比喝涼茶強”話題資訊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艾灸養生資訊就請關注艾菩蓉,一個專注為中醫養生行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業、發展綜合服務、解決客戶提出要求的艾灸產品品牌。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