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民間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喜歡在夏天做艾灸,因為夏天陽氣重,更容易把體內的寒氣排出來,更有有三伏天做三伏灸的說法。但今天講的是,秋季也需要艾灸扶陽。
《黃帝內經·素問》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至于秋冬季節做艾灸,從出發點而言,則可說成是“雪中送炭”。秋季天氣轉涼,秋風瑟瑟,人體內的陽氣也是內斂及下降的趨勢,科學地進行艾灸保健可以達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的目的。
1、秋天艾灸能改善睡眠調氣血
秋季早晚溫差大,易受寒涼,耗損陽氣,免疫力下降,若此時人體陽氣不足,很容易受天氣刺激而出現體虛自汗,艾灸可改善感冒流涕,過敏發燒,皮膚紅疹,夜寐不安(易醒,多夢)等癥狀。
2、秋天艾灸可改善頭昏脫發皮膚干
秋天風大干燥,人體津液被加速耗損,陽氣固攝津液的能力會減弱,水分和膠原蛋白會加速流失。艾灸可改善皮膚干油,色素沉積,暗斑,毛孔粗大,咽干咽癢,目赤目脹,月經量少,頭暈頭痛等等。
3、秋天艾灸可活血化瘀驅寒止痛
秋季日照減少,陽氣收斂,氣溫逐漸下降。此時人體陽氣不足會造成焦慮抑郁、自我評價低、消極少言;加上寒涼之氣漸多。中醫講:熱不進則寒不出。而艾草為純陽之物,可以補陽氣,溫通經絡、除寒濕,有效改善血瘀氣滯,關節疼痛,胸悶氣短,婦科肌瘤囊腫等。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