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能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通脈止痛!而很多頭痛恰恰就是穴位堵塞,血液循環不流暢導致的。中醫艾灸治療講究的是對癥治療,通絡止痛。如果有頭痛、頭腦昏沉的癥狀就來看看自己是哪一種頭痛頭疼的病癥吧。
一.頭痛艾灸選穴:
1.風寒頭痛
主要癥狀:患病較急,頭痛如破,連項背,惡寒癥,口渴,苔薄白。
艾灸選穴:百會穴、風池穴、大椎穴、合谷穴、列缺穴。
艾灸作用: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2.痰濁頭疼
主要癥狀:頭痛昏昏,胸悶,嘔吐痰涎,苔白膩。
艾灸選穴:百會穴、風池穴、脾俞穴、胃俞穴、印堂穴、中脘穴、內關穴、豐隆穴。
艾灸作用:化痰祛濕,通絡止痛。
3.血虛頭疼
主要癥狀:頭痛、頭暈、心悸、疲勞、面色不華、勞累重、舌苔薄白。
艾灸選穴:百會穴、脾俞穴、中脘穴、神闕穴、足三里穴、血海穴。
艾灸作用:滋補心脾,養血止痛。
4.腎虧頭疼
主要癥狀:頭痛而空、每兼眩暈,腰酸腿軟,神疲乏力,遺精,女性帶下,舌紅少苔。
艾灸選穴:百會穴、涌泉穴、肝俞穴、腎俞穴、關元穴、三陰交穴、太溪穴。
功能:補陰護腎,通絡止痛。
二.艾灸治療頭痛的手術步驟
1.艾條溫和灸
點燃艾條,將艾條垂直掛在所選穴位的臉上,距離皮膚3-4厘米,患者感到濕熱至輕微燒痛。如果感覺太熱,可以旋轉移動,使濕熱持續刺激,每穴灸5-10分鐘。
2.艾炷隔姜灸
取新鮮姜,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間穿孔。艾灸時,將姜片放在選定穴位的臉上,放大或中等的艾條放在姜片上,點燃艾條進行艾灸。當患者感到部分燒痛時,稍微提到姜片,或更換艾條再艾灸,每穴3-5強。
三.艾灸治療頭痛要灸多久?
一般來說,病情較輕的患者只需要治療一兩次,病情偏重、纏綿困難的患者,艾灸3-5次,直到頭痛癥狀好轉。
治療頭痛的穴位,應選擇穴位、大椎、麻煩(阿是穴)、合谷、太沖。
麻煩是艾灸的核心。
艾灸總是提到阿是穴,阿是穴無固定名稱和部位,以疼痛部位或與疼痛有關的壓痛或減輕點為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