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艾灸辯證施治、因病取穴可治療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基本病機
中醫稱乳腺增生“乳癖”情志內傷肝氣郁滯,或思考脾氣滯引起的痰凝于胸引起的乳腺疾病,是婦科常見病,或思考脾胃氣滯引起的痰凝于胸引起的乳腺疾病,是婦科常見病。
朱丹溪云:“痰郁而成癮,血郁腫,食郁但在痞滿,這一定是有道理的。”
陳實功云:“癖皮都是緣內傷過多,氣血橫逆結聚之。”
中醫認為,痞子都是描述氣機不暢,當升不升,當降不減,當變化不變,傳運紊亂,人體各部位腫脹疼痛,時輕時重,若隱若現,變化莫測等,與胸部結硬塊、疼痛,經前加重,經后緩解,隨喜怒而調整等癥狀相符合,故以乳癖名義。
基本病機為肝脾失衡、氣滯痰凝。
從經絡循環來看,足陽明胃經胸,足厥陰肝經乳下,足太陰脾經乳外側,足少陰腎經、任脈行乳內側,沖脈散心。因此,該病在胃經,涉及肝、脾、腎及沖任二脈。
艾灸乳腺增生,要辨證論治、因病取穴,這樣可以更好的去根。
肝氣郁結型乳腺增生
硬塊出現在胸部的一側或兩側,主要是疼痛上升,情緒起伏顯著,可伴有胸痛、口痛、頭暈。
舌暗紅,苔薄白或黃。
選穴如下:

圖片[1]-采用艾灸辯證施治、因病取穴可治療乳腺增生-華康固養-678美業人才網名企
艾灸乳腺增生
乳根穴:乳房,乳頭直下,乳根第五肋間隙,距前中線4寸。
膺窗穴:在乳房中,乳頭直上,第三肋間隙,距前中線4寸。
灸乳根穴、膺窗穴能活血行氣,促進結團消退。
太沖穴:在足背側,第一.第二跖骨縫隙后凹。灸太沖穴可平肝泄熱、舒肝養血。
合谷穴:俗稱虎口,并攏拇指時肌肉隆起。灸合谷穴能舒筋活血,經絡暢通,有利于緩解肝郁。
血海穴:大腿根部,距膝蓋骨上角2英寸,大拇指指節對應指尖壓痛。艾灸血海穴能理氣活血,血液循環順暢,肝郁更容易消除。
艾灸:艾灸溫和,艾灸部分皮膚灼熱潮紅,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
脾虛痰阻型乳腺增生
脾虛痰阻會導致痰凝于胸部,從而導致乳腺增生。
癥狀為:胸部可接觸不同大小的腫塊,單發或多發于一側或兩側,伴有疲勞、身體困重、頭痛、肢體疲勞、食物停滯、大便腐爛或稀疏、面部淺白。舌頭很輕。
選穴如下:

圖片[2]-采用艾灸辯證施治、因病取穴可治療乳腺增生-華康固養-678美業人才網名企
艾灸乳腺增生
乳根穴:在乳房中,乳頭直下乳根第五肋間隙,前中線4寸。
期門穴:頸部中點垂直向下第六肋間隙(即肋骨之間的凹處,距前中線4寸)。艾灸期門穴能健脾疏肝、理氣活血。
脾俞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兩側開1.5寸。灸陰陵泉穴能健脾理氣、舒筋活血,起到止痛消結的作用。
陰陵泉穴: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后下凹處(從膝關節后,沿骨邊向上到終點)。灸脾俞穴可以增強脾的運化作用,運化凝固的痰濕。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膝蓋骨下緣)3寸,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處。灸足三里穴能促進氣血運行,進而化瘀退腫,健脾補胃。
艾灸方法:艾灸溫和法,每穴15分鐘,部分皮膚淺紅熱為止,每天一次。10次是一個療程,中間休息2-3天,進入下一個療程,盡量堅持5個療程。
簡易艾灸法
新手找不到穴位也沒關系。找準阿是穴就行了,也就是艾灸疼痛的地方,活血化瘀、祛瘀散結效果好,艾熏患處、在穴位上做大面積的回旋灸。
乳腺增生注意事項
1.清淡飲食: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各種肉類食品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熱量、大量膽固醇會損害身體代謝更多的激素,從而導致乳腺增生。
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油脂,過多的油脂會加速體內雌激素的產生,使乳腺增生更加嚴重。
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也會刺激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從而導致更嚴重的乳腺增生。
除了咖啡,還有可樂、雪碧等刺激性飲料會增強乳房組織的血液,進而加重乳房的腫脹,使胸部感到不舒服。因此,在乳腺增生不能吃什么的問題上,必須停止飲用刺激性飲料。
自然,還應禁止刺激性辣椒等調味料。
2.調養情緒
乳腺增生多見于平時易生悶氣、心情不好的女孩。
其證據是陽虛,或氣滯。陽虛則陰聚成塊;氣滯而痰血瘀。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調整情緒,多一些積極的、向上的、積極的、快樂的心態,避免恨憤怒和抑郁、失望、消極和其他消極情緒,否則疾病將無法治愈。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