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具有溫補養生的功效

艾灸是一種物理與藥理相結合的中醫療法。它是一種綠色自然療法,始于中國古代。艾灸是一種中醫保健療法,由艾蒿葉制成的艾蒿材料產生,刺激表皮穴位或特定部位,根據刺激經氣活動調節身體紊亂的生理生化作用,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正是因為它的綠色自然一直流傳至今。
艾灸養生的功效

1.調整陰陽
身體陰陽平衡,身心健康,陰陽紊亂會發生各種疾病。
艾灸能調節陰陽滋補作用,使陰陽失調恢復平衡。
2.防病保健
艾灸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咽能力,加速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提高其免疫效果,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艾灸還能改善身體各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進而有利于各種疾病的康復。
對現代亞健康有很好的緩沖作用
3.回陽救逆
氣陰兩脫急取神閼、關元艾灸以回陽救逆。
陽氣虛弱不固,輕則凹陷,重則虛脫。
艾葉屬純陽,火屬陽,兩陽相配,可益氣溫陽,升陽舉陷,扶陽固脫。
4.溫經散寒
艾灸是利用其濕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
熱灸能溫經散寒,加強人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
因此,灸法適用于血寒運行不暢、氣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相當明顯。
5.升陽舉陷
灸療不僅能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養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定、松散的人,也有效果。

6.扶陽固脫
凡發生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氣血虛脫的重危患者。
比如用大艾芯重灸關元關元、神闕等穴位,由于艾葉具有純陽的特點,火本屬陽,兩陽相得,通常能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疾病的作用,臨床上常用于中風脫癥、腹疼吐瀉、痢疾等。
7.理氣通脈
針灸治療某些穴位,能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功能的作用,臨床上適合潰瘍、受凍、癃閉、扭挫傷等,尤其是普外、傷科應用廣泛。
艾灸的功效
艾灸的好處還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