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腫瘤是冷凝重癥,其發展實際上有四個步驟:陽虛→陰盛→寒凝→腫瘤。
具體來說,過程如下:
身體長期陽氣虛,人體會處于陰陽失衡、氣血不和、臟腑失調的狀態,
同時,陽氣不足會衛氣不固,外邪會趁機侵入身體,進一步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作用,消耗氣血精津液等基本物質。
陽虛則陰盛,因為“陽化氣,陰成形”原因會引起氣滯、血瘀、痰凝、毒聚、濕停等臨床表現,進而產生各種病理產物。久而久之,這些病理產物會相互勾結,造成有形的腫塊腫瘤。
因此,腫瘤的定位是“陰成型”雖然其臨床癥狀復雜多樣,但源于命門火衰,屬于冷痰凝固,治本之法是扶陽、祛寒、祛瘀。
腫瘤患者的特征主要包括:
缺乏營養,免疫功能低下,正氣不足,體溫低。
在這種情況下,人體的環境就像寒冷的冬天,寒冷,這種體質最適合腫瘤生長。
相反,如果人體的環境像炎熱的夏天一樣陽光明媚,冰川就會消融。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無論腫瘤發生在哪個部位,都與臟腑功能障礙有關(如肝臟排泄功能、腎臟溫化功能、脾臟生化功能等)。
因此,雖然腫瘤只是部分病變,但卻是人體全身失衡的結果。
因此,不能治療腫瘤“頭痛醫生頭痛醫腳”,應對人體進行全面調理。
治療癌癥腫瘤以扶陽為主
中醫扶陽派認為惡性腫瘤的病機是“氣血敷布不足,陰寒凝滯”惡性腫瘤是三陰病,越到末期,氣血越虛衰,腫瘤患者多為三陰體質。
三陰體質最突出的特點是陽氣虛,不能有效抵抗陰邪,邪氣深入三陰,在體內氣血最弱的部位形成,就會發展成腫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結節等“瘤”他們多發于陽虛女性。
因此,腫瘤的本質是陽氣虛、陰寒堆積。
中醫扶陽派覺得“氣血”只有扶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增加生存期。
“蓋人有一息氣在不死,氣也陽生,所以氣血都會死。”
因此,治療腫瘤等“陰成型”一定要扶氣血化陰寒。
如何保護這一息氣,只有“扶陽”艾炙是最關鍵的“扶陽之法”!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