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身灸感能讓艾灸效果事半功倍

艾灸的灸感很重要,掌握你身體的艾灸感位置,那么艾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自然,不一定沒有艾灸就沒有效果,灸感是否顯著,取決于你的經絡是否敏感。
有的人剛艾灸就有很強的灸感,有的人艾灸時間長了,也沒有灸感,這類人大多屬于經絡遲鈍型。
敏感型和遲鈍型,都可以用艾灸來調節,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敏感的人會沿著經絡的方向尋找病源;
而遲鈍型,自己通常無從下手。
敏感型,疾病的康復會更快,而遲鈍型可能會更慢。
但不管有多遲鈍,都會有艾灸的感覺和你的感覺,至少有些熱也是艾灸的范圍。

全息艾灸
艾灸有哪些感覺?
1.透熱
艾灸熱直接從艾灸點的皮膚表面通過深層組織,甚至通過胸腹部器官。
如灸中脘穴,能感覺到整個胃的溫暖。
2.擴熱
艾灸熱以艾灸點為核心,向周圍蔓延。
如艾灸關元穴,能感覺到熱量不僅往里走,還向腰兩側蔓延。
3.傳熱
艾灸熱開始將經絡傳遞到遠處,甚至通過疾病。
艾灸八點時,熱量一直傳到大腿根,甚至到腳底。
4.部分不熱(或微熱)而遠熱。
艾灸位置不熱(或微熱),避免艾灸位置感覺很熱。
這種艾灸感一般出現在沿路經絡上,如艾灸小腸經絡上的幾個肩部穴位,能感覺到手臂,背部有熱。
5.表面不熱(或微熱)而內熱。
表面不熱(或微熱),皮膚下深層組織,甚至胸腹部器官感覺很熱。
如灸腎俞穴,能感覺到腹部腎臟有熱感。
6.施灸位置或避開施灸位置產生感覺。
艾灸位置或避免艾灸位置產生酸、脹、麻、重、痛、冷等非熱感。
如艾灸三陰交穴,腳底會變冷,仿佛有風吹過,腳趾間有一絲冷空氣行走,這就是排寒。
就像艾灸涌泉穴一樣,腳點麻木。
7.艾灸位置發生深度遠傳。
以上艾灸傳輸部位,癥狀減輕,艾灸位置產生的灼熱、腫脹、刺痛等感覺深度傳播,癥狀減輕。
風濕病、關節炎患者這種感覺最常見,艾燙時能迅速消除痛點。
以上幾種灸感,這些灸感在灸療過程中相繼深入。
第六,七種感覺表明,艾炙的純陽氣沿經絡傳輸,艾炙達到預期療效。
因為艾灸的感覺不局限于艾灸的位置,而是會沿著經絡傳遞。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