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施艾菩蓉全息艾灸,氣色如桃花,風采依然

從中醫角度來說,衰老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受寒、血虛和腎虧。所以要想抗衰老,首先就是補血養肝。這樣,即使年齡在增長,也能氣色如桃花,風采依然。所以今天艾菩蓉的小編給大家帶來艾菩蓉全息艾灸十大補血養生穴。

 

艾菩蓉

 

1、天樞穴

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之穴;此穴位輸出的強盛之氣具有補充強化人體后天之氣的作用。常對天樞穴施灸,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一直處于活躍狀態,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2、關元穴

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此穴是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古有“針必取三里,灸必加關元”之說。全息艾灸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強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3、血海穴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此穴是人體脾血的歸聚之處,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屬女子生血之海。在血海穴施灸,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均有效,配合關元穴、三陰交穴效果更佳。

 

4、三陰交穴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之穴;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常對三陰交穴施灸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同時可起到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的作用。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胃臟精氣功能的聚焦點。足三里穴可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亦能祛病延年,也稱長壽穴。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全息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全息艾灸足三里,可起到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的作用。

 

艾菩蓉全息艾灸

 

6、隱白穴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太陰根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隱白穴有統血、止血的作用。全息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經,促進氣血源源不斷的生化,是女性補血的大穴。

 

7、髀關穴

髀關穴屬足陽明胃經之穴,髀關穴是胃經中脾土微粒沉降之處,是小腹之陰與股前之陽交匯之處,是調節下肢胃經之總穴。全息艾灸此穴,健脾除濕,固化脾土。理氣和胃,治療胃痛。對風濕、關節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減肥有良效。

 

8、下關穴

下關穴屬足陽明胃經之穴;全息艾灸此穴對腎虛缺血或胃火導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時改善腎血虛狀況;促進陰陽平衡,祛除胃火。

 

9、期門穴

期門穴屬足厥陰肝經。呵護肝臟,避免肝血虛。全息艾灸此穴,對肝血不足有良效。

 

10、章門穴

章門穴足厥陰肝經。全息艾灸章門及期門、足三里、內關,可協調五臟、調節肝臟和胃部的氣血。

 

今天“這樣施艾菩蓉全息艾灸,氣色如桃花,風采依然”話題資訊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艾灸養生資訊就請關注艾菩蓉,一個專注為中醫養生行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業、發展綜合服務、解決客戶提出要求的艾灸產品品牌。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