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是女性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在我國的中醫的理論中,女子經、孕、產、乳的生理活動均已血為用又須耗血,氣血失調是婦科疾病的重要病機。女性的氣血不足在中醫的理論里是“氣虛”和“血虛”。
氣虛是指氣的不足及由此引起的氣的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氣虛的女性素體虛弱,或勞倦傷氣,或久病氣受損,或肺、脾、腎的功能失常,影響氣的生成,發生婦科疾病。血虛是指陰血不足,血的營養與滋潤功能不足的病理狀態。
女性氣血不足,推薦艾灸一下這些穴位:
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體最大的穴位,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此穴具有解表、散寒、暖陽、通陽、清心、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身健體能。治療疾病有:兒童體質虛弱、哮喘、頸痛、肩痛、手臂痛、手臂麻痹等。此外,大椎穴具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可預防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預防和治療肺氣腫和哮喘。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治療疾病有:頭暈、耳鳴、失眠、癱瘓、胃痛、腹脹、腹脹、消化不良、胃潰瘍、胃下垂、急慢性腸炎等。
關元穴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四指并攏,置于臍下橫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關元穴具有溫腎陽、補虛,壯陽的作用。治療疾病有:元氣虧損的病癥如中風、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男科疾病如遺精、陽萎、性功能低下等;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白帶病、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太溪穴
太溪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力按壓時,腳趾會出現麻木感。太溪穴為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原氣經過和停留的腧穴。腎藏精,分化陰陽,因此無論腎精虛還是腎陰陽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來補養。治療疾病有: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耳鳴、耳聾、失眠、健忘,或者腎陽虧虛出現的肢冷、下肢水腫等疾病。